【沒有什麼比感受更真實了】
最近看完駭客任務前3集,第一集想繼續活在母體裡的角色是個反派,透露出現實雖苦才是真正的活著。而今年出的Free Guy反派,是把虛擬世界中的NPC視為數據不當人看的遊戲公司老闆。
這個世代對真假虛實的界定,已不再只用客觀上的真假評別,更在乎個體感受。
不同想法沒有優劣,只是不同世代會有不同心聲。
當Free Guy的Buddy說出:「我在這一刻傾聽我朋友關心他的心情,這不是真的什麼是真的?」讓我想起很多個案在諮詢時,會花很多時間去描述事件,想要盡可能中性地問我會不會有一樣的評價?
我知道他們都渴求所謂真實的答案,但這世上真實的答案是沒有評價的。
我想和他們說:當你難過或生氣,不用管別人是不是那個意思了,你就是難過/生氣中。你要怎麼反應,取決於你想要什麼,不是你該做什麼。
「別人若不是那個意思,我不能誤會他。」聽起來合理,但隱含著一個意思:別人如果是那個意思,就可以大肆抨擊他了。(嗎?)
很多人說不想用情緒反應。那就要讓情緒照著韻律週期起落平息,不要在情緒最高點去行動,包含揣度別人或即時反應。
情緒過了,你才可能真正接受情緒是自己的事。慢慢地會離開怪責人或指正這樣的情緒——因為你停止怪自己的情緒。
Shanti,
依淇